進入7月份以來,陜西開啟“超長待機”高溫模式,“炎”值一路飆升。各地氣象臺密集發布高溫橙色預警,對生產經營造成顯著壓力,較常溫環境下,設備故障率風險普遍提升約30%。面對多地局部可達40℃以上的極端高溫,“戰高溫、保生產”的奮戰已然開啟,神木公司水煤漿廠積極采取措施,為生產設備降溫、為勞動者撐起“遮陽傘”,確保公司正常運轉。
多1℃堅守,多1℃擔當
盛夏酷暑,為應對設備過熱風險,廠區開展配電柜與散熱器深度清灰工作。檢修工溫江面對高溫,他手持風機強力吹掃浮塵,對散熱片間板結的頑固油污與積灰,更用毛刷細致清理每一處縫隙。汗水與粉塵交織,他專注如一,重復動作千萬次。此輪精心維護成效顯著:設備散熱效率得到根本性提升,關鍵配電柜內部溫度直降15℃,有效遏制元件老化;散熱器功能恢復,徹底杜絕了因積熱導致的“中暑”降頻或停機風險;清除積灰油污,從源頭消除了粉塵吸潮短路和油污打火引發電氣火災的重大隱患,為高溫期間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筑牢了堅實防線。
多1℃專注,多1℃奉獻
“高溫天設備更‘嬌氣’,必須盯得更緊!”這既是警示,更是責任。烈日灼烤下,檢修工陳滿圈手持紅外測溫儀、聽診器,在轟鳴的設備間穿行。汗水浸透工裝,他依舊專注如精密儀器:躬身細查給煤機皮帶運行,不漏過任何管路的“跑冒滴漏”;貼近滾燙機身,精準診斷電機細微異響。這份如“設備大夫”般的細致入微,成功在皮帶跑偏前捕獲隱患、精準預判關鍵電機過熱趨勢,有效避免了高溫可能導致的設備停機和次生故障,他用嚴謹的技藝構筑起高溫下的安全壁壘,守護著設備的可靠運行與生產脈搏的穩定跳動。
多1°C精準,多1°C安心
“下,下,好,再過來點!”——叉車工王耀軍與包裝工默契配合,他們目標清晰,確保每一包產品都能高效、無損傷地完成裝運周轉。熱浪翻滾的倉儲區里,“屁股坐烤籠,頭頂烈日曬”是真實寫照,但專注任務的王耀軍無暇顧及。點火、起步、精準轉向、流暢倒庫,在他行云流水的操作下,笨重的叉車化作物料流轉的生命線。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叉取、起升、降落動作背后,都關系到生產效率和物料安全。“操作容不得半點馬虎,精準定位是關鍵,差之毫厘就可能損壞物料、耽誤進度。”他抹去額頭的汗水,又迅速投入到下一輪裝卸中。正是這份精確無誤的操作,不僅有效避免了物料損失,更保障了裝運節奏,成為支撐整個生產環節高效運轉的重要基石。
在這場戰高溫的攻堅戰中,員工們不畏高溫、堅守崗位,用汗水和努力保障著設備的安全運行,為公司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。他們是這個夏天最美的堅守者,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。(溫江)
返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