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晨光漫過街巷,五星紅旗在風里展開褶皺,中秋的歡笑聲飄進每一個角落。走進新能一線,總有群“闖創”身影與崗位奔赴,他們或在水處理車間緊盯跳動的儀表盤,或在站點巡檢每段管路,或在悶熱鍋爐旁俯身排查隱患,這些忙碌身影,正把平凡堅守,釀成國慶最質樸動人的風景。
韓振鑫:中控屏前的“生產哨兵”

10月6日破曉,晨光未透云層,深度水處理車間中控室里,韓振鑫的沉穩指令已響起:“把電導率控制在1200以下,藥劑投放量微調3%。”他指尖在操作面板上疾舞,20余組數據實時刷新,水流軌跡、水質參數、設備狀態燈不停跳動。“國慶期間井下正常生產,水處理這關口絕不能出岔子!”他揉了揉酸澀的眼角,語氣堅定。
起身巡檢,車間的轟鳴聲裹著濕悶的潮氣撲面而來。韓振鑫沒作停頓,徑直奔向預處理車間,一俯身就湊近了反沖洗裝置,目光緊緊追著水流軌跡,又抬手將手背輕輕貼上電機外殼,直到確認設備運轉無虞,他才慢慢直起繃了半晌的腰板,長舒一口氣。
早在一周前,韓振鑫就已將國慶產水計劃牢記于心,產水參數調整、設備冗余檢查皆嚴把關。此刻額角汗珠順著臉頰滑落,他手背一抹,嘴角揚起笑意:“只要保障好生產,這假期比什么都值!”笑容里,滿是比清水更透亮的踏實。
康發:污水池邊的 “治水衛士”

上午9點,生活污水處理站的曝氣池邊,康發正在打撈池面雜物。池面上的“異味”與水汽相互交織,他卻習以為常地將手臂穩穩前伸,握著鐵撈網將雜物逐一撈起,盡管身上沾滿了污漬,他卻毫不在意。“這些東西要是堵了管道,水處理系統就會‘罷工’。” 他嫻熟地將垃圾裝進收納袋,一邊忙活一邊隨口解釋。
假日期間,生活污水處理負荷絲毫不減,康發的巡檢頻次同往常緊湊了起來。他手持檢測儀,沿著水處理流程逐一巡檢,每到一個監測點,都要蹲下身取樣、記錄。“你看這出水多透亮,妥妥能達標回用。”他指著出水口的清水,眼里滿是自豪。這個國慶,康發主動把值班表排得滿滿當當,堅決不讓生產“斷檔”。
楊晨:鍋爐旁的 “溫度守護者”

下午兩點,午后的陽光斜斜切進鍋爐車間高窗,落在鍋爐的外壁上。楊晨背著鼓鼓的工具包,正沿著扶梯往上攀爬,30米高的鍋爐本體上,每一個閥門的開關狀態、每一個數據參數,都是他每次巡檢的重點。“鍋爐壓0.6MPa,溫度82℃,一切正常。”楊晨眼神掃過表盤,用手機拍下參數發在工作群里。
“鍋爐是供熱‘心臟’,國慶期間的值守容不得半點馬虎。” 這個國慶假期,他每天要在各個巡檢點來回往返十余次,車間內外的腳步累計超過兩萬步。沿著鍋爐本體仔細巡檢一圈,安全帽的系帶已沾著些許汗漬,楊晨抬手輕輕理了理,臉上依舊帶著笑意:“只要鍋爐能穩穩運轉,這點累壓根不算啥。”
暮色降臨,礦區的燈火次第點亮。韓振鑫仍在監控水質數據,康發剛完成最后一次設備巡檢,楊晨還在鍋爐旁記錄參數。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堅守如初,用責任與奉獻,為節日增添了最動人的底色。(康維誠)
返回上一頁
財務共享平臺
OA辦公平臺
采編發投稿平臺
公司首頁
公司概況
新聞資訊
媒體聚焦
企業文化
員工園地
專題專欄
友情鏈接:
陜公網安備 6101940200001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