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經過精準培訓,現在處理設備故障比以前快多了,這多虧了廠里的‘定制化課程’!”近日,袁大灘選煤廠青年職工劉磊在機電維修崗位上順利排除故障后,難掩成長的喜悅。這正是該廠深化青年人才培養的生動縮影。
今年以來,袁大灘選煤廠聚焦青年職工成長,通過搭平臺、壓擔子、拓路徑,為每位青年職工建立“成長檔案”。針對青年職工知識盲區與能力短板分專業調研,按照“缺什么補什么”原則開出的定制化課程已排28場,讓培訓從“大水漫灌”變成“精準滴灌”。
廠里常態化開展崗位練兵與技能競賽,共有160人次參與;通過高級技師、崗位標兵的“微課堂”“技術小灶”傳經送寶。檢修間隙,機修班長高宏峰指著減速機內部機構實物,給8名青年講解“滾動軸承齒輪間隙裝配要求”。他的筆記本上記著青年職工提出的16個問題,從“減速器漏油”到“軸承磨損與潤滑”,每個問題都附帶解決步驟。
青年職工劉磊的筆記本里,12張親手繪制的設備結構圖格外醒目,“上周剛用學到的法子解決了振動篩異響”。
在2025年度陜煤集團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,該廠1名青年通過理論考試、實操考核與技術答辯實現技能等級提升,順利通過二級技師鑒定。如今16人拿到中、高級工證,青年職工處理故障平均時間大幅縮減,效率提升40%,培訓成果切實轉化為安全生產實效。
生產線就是練兵場。該廠將一線作為人才培育主陣地,開放“硬崗位”讓青年在實踐中成長,10名青年參與了崗位操作、機電維修、集控化驗等崗位輪崗。生產工單人懿半年內輪了三個崗:從原煤倉學配煤,到壓濾車間練操作,現在已能獨立盯完整個洗選流程。
推行“導師帶徒”機制后,10名技術骨干與青年簽訂協議,過“每天一起巡檢,每周分析故障,每月搞次小革新” 助力青年成長。10對“師徒”今年共解決12個生產難題,電工組師傅還帶著徒弟搭建“故障模擬臺”,把常見的短路、接地故障藏在里面讓徒弟排查。
依托“四訓”機制(即“仿真訓、實操訓、崗位訓、管理訓”的立體化培養體系),廠里開設特色課程:電工在仿真系統練PLC編程,機工在實訓臺學零部件加工,生產工在崗位上練流程,管理人員參與輪訓提升統籌能力。青年們跟著師傅琢磨出的“選煤廠電氣綜合實驗教學平臺”等2項創新,獲公司表彰;8人成長為崗位技術尖兵,一線實踐成了青年成才的“加速器”。
該廠還拓寬人才選育源頭,按“公平公正、競爭擇優” 原則選聘4名技術員;構建全周期激勵體系,3名青年通過職稱晉升,27 名技能突出人員實現薪酬晉級,職工薪酬平均提升6%,3人破格提拔為班組長,最年輕的僅30歲。“干得好就有奔頭,誰都想往前沖”,電氣副班長楊波的話道出大家心聲,廠里已形成“比學趕超”的良好氛圍。(孫二軍)
返回上一頁